# 1. MyBatis
# 1.1 作用
MyBatis是持久层框架,它是支持JDBC的!简化了持久层开发!
使用MyBatis时,只需要通过接口指定数据操作的抽象方法,然后配置与之关联的SQL语句,即可完成!
持久化存储:在程序运行过程中,数据都是在内存(RAM,即内存条)中的,内存中的数据不是永久存储的,例如程序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销毁,或者由于断电也会导致内存中所有数据丢失!而把数据存储到硬盘中的某个文件中,会使得这些数据永久的存储下来,常见做法是存储到数据库中,当然,也可以使用其他技术把数据存储到文本文件,XML文件等其它文件中!
# 1.2. 基本使用
# 1.2.1. 创建项目
使用此前相同的创建流程即可!注意:请检查有没有多余的配置,如果有,请删除,例如在Spring.xml
是否有拦截器的配置!
此次使用MyBatis框架,所以,需要添加新的依赖:
<dependency>
<groupId>org.mybatis</groupId>
<artifactId>mybatis</artifactId>
<version>3.4.6</version>
</dependency>
如果下载的依赖jar包是损坏的,应该先关闭Eclipse,然后删除对应的jar包文件,再次启动Eclipse,对项目点击右键,选择Maven>Update Project,并且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勾选
Force Update...
选项即可。
MyBatis是一个独立的框架,即只添加该依赖就可以实现持久层编程,但是,开发过程相对比较繁琐,而实际应用中,通常会与Spring,SpringMVC一起使用,整合使用时,可以简化大量的配置,使得开发更加简便!整合时,还需要添加相关依赖:
<dependency>
<groupId>org.mybatis</groupId>
<artifactId>mybatis-spring</artifactId>
<version>1.2.3</version>
</dependency>
整合的SSM框架是基于JDBC的,所以,还需要添加Spring-jdbc的依赖:
<dependency>
<groupId>org.springframework</groupId>
<artifactId>spring-jdbc</artifactId>
<version>3.2.8.RELEASE</version>
</dependency>
添加以上依赖时,直接将此前的spring-webmvc的依赖代码复制一份,将spring-webmvc改成spring-jdbc即可!凡是Spring官方(group ID是org.springframework)推出的以spring-作为前缀的依赖,必须使用相同的版本,否则,可能存在不兼容的风险!
在实践过程中,肯定得先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,然后再继续编程,所以,还应该添加数据源管理的依赖,即数据库连接池的依赖:
<dependency>
<groupId>commons-dbcp</groupId>
<artifactId>commons-dbcp</artifactId>
<version>1.4</version>
</dependency>
由于本次将使用MySQL数据库,所以,还需要该数据库的连接驱动的依赖:
<dependency>
<groupId>mysql</groupId>
<artifactId>mysql-connector-java</artifactId>
<version>5.1.8</version>
</dependency>
# 1.2.2. 创建数据库与数据表
创建数据库tedu_mybatis
cerate database tedu_mybatis;
创建数据表t_user
:
create table t_user(
id int auto_increment,
username varchar(20) unique not null,
password varchar(20) not null,
age int ,
phone varchar(20) ,
email varchar(30),
primary key(id)
)default charset=utf8;
# 1.2.3. 配置数据源
使用db.properties
文件配置与数据库连接相关的信息:
url=jdbc:mysql://localhost:3306/tedu_mybatis?useUnicode=true&characterEncoding=utf8
driver=com.mysql.jdbc.Driver
username=root
password=chengyi123
initialSize=2
maxActive=10
以上配置需要被应用到项目中,在Spring的配置文件中通过<util:properties/>
可以读取该文件:
最后,需要把这些配置应用到数据源(数据库连接池)中,当前项目使用的是Apache的commons-dbcp,则对应的数据源是BasicDataSource
类:
<!-- 读取db.properties -->
<util:properties id="dbconfig"
location="classpath:db.properties"/>
<!-- 配置数据源BasicDataSource-->
<bean id="dataSource"
class="org.apache.commons.dbcp.BasicDataSource">
<property name="url"
value="#{dbconfig.url}"/>
<property name="driverClassName"
value="#{dbconfig.driver}"/>
<property name="username"
value="#{dbconfig.username}"/>
<property name="password"
value="#{dbconfig.password}"/>
<property name="initialSize"
value="#{dbconfig.initialSize}"/>
<property name="maxActive"
value="#{dbconfig.maxActive}"/>
</bean>
完成以上配置后,可以测试到目前为止的配置是否正确,做法就是:获取BasicDataSource
的对象,调用它的getConnection()
方法,尝试在Java程序中获取与数据库的连接,如果能够正常连接,则配置无误,如配置有误,将无法获取连接!
@Test
public void getConnection() throws SQLException {
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 ac =
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("spring.xml");
BasicDataSource bds = ac.getBean("dataSource",BasicDataSource.class);
Connection conn = bds.getConnection();
System.out.println(conn);
}
# 1.2.4. 通过MyBatis插入数据
MyBatis的编码模式是:
- 创建接口,并声明数据访问的抽象方法;
- 配置与抽象方法对应的XML映射。
首先,创建cn.tedu.mybatis.entity.User
实体类,并添加与t_user
数据表匹配的属性。
通常每张数据表都有一个与之匹配的实体类!
创建cn.tedu.mybatis.mapper.UserMapper
接口,并在接口中声明抽象方法:
Integer insert(User user);
在MyBatis中,执行insert/update/delete操作时,均返回受影响的行数,所以,设计抽象方法时,如果对应的是这几种操作,返回值均设计为Integer类型。
通常,一个完整的项目中会存在许多MyBatis的映射文件,为了便于管理,会在src/main/resources
下创建一个名为mappers
的文件夹,然后,下载共享的SomeMapper.zip
,将解压得到的XML文件复制到mappers
文件夹中。
其实,在mappers
下的映射文件的名称并不重要!但是,为了便于管理,通常会使用与接口对应的名称,所以,将SomeMapper.xml
重命名为UserMapper.xml
。
所有映射文件中,根节点都是</mapper>
节点,且该节点必须配置名为namespace
的属性,属性值是对应的Java接口,例如:
<mapper
namespace="cn.tedu.mybatis.mapper.UserMapper">
</mapper>
经过以上配置,指定了XML映射文件与接口文件的对应关系。
然后,在该文件内部,使用各级子节点配置与抽象方法的对应关系,子节点名称的选取,取决于要执行的操作的类型,例如要执行的数据操作是insert类型,则使用<insert>
节点,这些节点都必须指定id属性,属性值是与之对应的抽象方法的方法名:
<!-- id:抽象方法的名称 -->
<insert id="insert" >
</insert>
在<insert>
节点中,添加paramterType
属性,用于指定参数的类型,即抽象方法中的参数类型:
<!-- parameterType:抽象方法中的参数的类型 -->
<insert id="insert"
parameterType="cn.tedu.mybatis.entity.User">
insert into t_user() values()
</insert>
然后,在节点内部,编写需要执行的SQL语句:
<!-- id:抽象方法的名称 -->
<!-- parameterType:抽象方法中的参数的类型 -->
<insert id="insert"
parameterType="cn.tedu.mybatis.entity.User">
insert into t_user(
username, password, age, phone, email
) values(
#{username},#{password},#{age},#{phone},#{email}
)
</insert>
执行SQL语句时的参数值均使用#{}
类似的语法,其中的名称是User
类中的属性名,参数名应该与数据库表中的t_user的字段对应。
# 1.2.5. 最后的配置
首先,需要配置SqlSessionFactoryBean
,通过它指定数据源与XML映射的文件位置:
<!-- SqlSessionFactoryBean -->
<bean class="org.mybatis.spring.SqlSessionFactoryBean">
<!-- 指定数据源,值为以上配置的数据源 -->
<property name="dataSource" ref="dataSource"/>
<!-- 指定XML映射文件的位置 -->
<property name="mapperLocations" value="classpath:mapppers/*.xml"/>
</bean>
以上配置中,XML映射文件的位置使用了mappers/*.xml
,即:在mappers
文件夹下的所有XML文件都应该是MyBatis的映射文件,所以,后续使用时,不可以在这个文件夹中存放其他XML文件。
然后,还需要配置MapperScannerConfigurer
,用于指定接口文件在哪里。
<!-- MapperScannerConfigurer -->
<bean class="org.mybatis.spring.mapper.MapperScannerConfigurer">
<!-- 指定接口文件的位置 -->
<property name="basePackage" value="cn.tedu.mybatis.mapper"/>
</bean>
至此配置完成
# 1.2.6. 执行单元测试
@Test
public void insert() {
//加载Spring配置文件,获取Spring容器
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 ac =
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("spring.xml");
//从Spring容器中获取对象
//bean-id与接口名一致,首字母为小写
UserMapper userMapper =
ac.getBean("userMapper", UserMapper.class);
//测试功能
User user = new User();
user.setUsername("chengyi");
user.setPassword("123456");
Integer rows = userMapper.insert(user);
System.out.println("rows:"+rows);
//释放资源
ac.close();
}
# 1.2.7. 小结
关于配置 使用MyBatis添加了一些新的依赖,及一些配置,这些属于固定的一次性操作,在后续的项目中,每个项目只需要做1次即可。
关于这些配置,需要记住配置的作用,及可能需要修改的位置,至少包括:
- db.properties的文件名,因为
<util:properties
需要使用它; - 在db.properties中配置的值,重点的是数据库名称,访问数据库的密码,在更换项目或更换计算机后都可能需要调整;
- 在配置
SqlSessionFactoryBean
时指定的映射文件的位置; - 在配置
MapperScannerConfigurer
时指定的接口文件所在的位置。
关于开发
- 每张数据表,都应该有1个与之对应的实体类;(值对象)
- 每种数据(视为每个实体类)的处理都应该有对应的接口文件,例如项目中
User
实体类,则应该有UserMapper
接口; - 在接口中声明抽象方法时,如果最终执行insert/delete/update操作,返回值类型应该是
Integer
- 每个持久层接口,都应该有对应的XML映射文件,例如有
UserMapper.java
接口,就应该有UserMapper.xml
文件; - 在配置XML文件内部,根据执行操作选择节点,如果执行的是insert操作,则通过
<insert>
节点进行配置; - 在XML映射中,每个节点都必须配置
id
属性,取值是接口中抽象方法的名称,由于id具有唯一的特性,所以,在接口中声明抽象方法时,不要使用重载; - 在配置SQL语句时,使用
#{}
表示预编译时的?
对应的值;括号中的名称是参数名称,或参数对象中的属性名称。 - 使用
${}
表示的变量,是通过字符串的拼接形成的SQL语句,所以,如果使用它来表示字符串或其他例如时间等格式,可能存在两端的符号问题。 - 当执行delete/update时,配置的节点不需要指定
parameterType
;
# 1.2.7. 删除指定的数据
设置目标为根据id删除指定的数据。
现在接口中声明抽象方法:
Integer deleteUserById(Integer id);
然后,在XML映射中配置以上方法对应的节点:
<delete id="deleteUserById">
delete from t_user where id=#{id}
</delete>
#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 什么是MyBatis MyBatis是持久层框架,它是支持JDBC的!简化了持久层开发!
- 通过MyBatis插入数据
- 创建接口,并声明数据访问的抽象方法;
- 配置与抽象方法对应的XML映射。
# 1. 单元测试
由于在单元测试中,每个测试方法都需要执行相同都前置代码和后置代码,则可以自定义2个方法,分别在这2个方法中执行前置代码和后置代码,为这2个方法添加@Before
和@After
,然后,在每个测试方法中,就不必再编写这些代码,并且,在执行测试方法之前,会自动调用添加了@Before
方法,在执行测试方法之后,会自动调用添加了@After
方法:
private UserMapper userMapper;
private 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 ac;
@Before
public void doBefore() {
ac =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("spring.xml");
//从Spring容器中获取对象
//bean-id与接口名一致,首字母为小写
userMapper = ac.getBean("userMapper", UserMapper.class);
}
@After
public void doAfter() {
//释放资源
ac.close();
}
# 2. 在MyBatis中查询数据
使用MyBatis执行查询操作时,抽象方法的设计中,返回值应该根据查询需求来决定,例如查询用户列表时,可以使用List<User>
作为返回值类型,查询某个用户时,可以使用User
作为返回值类型,查询的是计数等操作时,可以使用Integer
作为返回值类型。
其实,无论执行什么样的查询,MyBatis的查询结果,都是List集合,只不过,如果抽象方法声明的不是集合,而是具体的某个类型,例如User时,MyBatis*会尝试从集合中去第1个元素作为返回值!
查询是可能失败的,即没有匹配的数据,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返回值是List集合,则返回的是空集合(集合对象是存在的,但是集合中没有任何元素),如果返回值是某个类型,则返回null。
在配置的XML映射中,每个查询对应的都是<select>
节点,该节点必须配置<resultType>
或<resultMap>
属性,用于表示查询的结果的类型(即使返回值类型是Integer
也必须配置)!
如果返回结果是User对象,则resultType的值是User类的全名,如果返回结果是List<User>
,其resultType也是User类的全名,而不是List的全名!
关于resultMap后续再介绍。
目标:查询所有用户的数据
在接口中添加抽象方法:
List<User> findAll();
配置以上方法的映射:
<select id="findAll" resultType="cn.tedu.mybatis.entity.User">
select
id,username,password,age,phone,email
from t_user
</select>
目标:查询指定id的用户数据 在接口中添加抽象方法:
User findUserById(Integer id);
配置以上方法的映射:
<select id="findAll" resultType="cn.tedu.mybatis.entity.User">
select
id,username,password,age,phone,email
from
t_user
where
id=#{id}
</select>
练习:根据用户名查询用户数据。
# 2. 设计多参数的数据访问操作
在许多操作中,也许1个参数并不能满足需求,可能需要2个或多个参数,例如修改某个用户的密码,设计的抽象方法是:
Integer updatePasswordById(
@Param("id")Integer id,
@Param("password")String password);
然后,配置的映射:
<update id="updatePasswordById">
update
t_user
set
password=#{password}
where
id=#{id}
</update>
在MyBatis中,其实只有1个参数,并且,Java源文件编译为class字节码文件后,也会丢失参数名称,所以,需要为每一个参数添加@Param
注解,则MyBatis会把这些参数全部封装在一个Map
中,注解中的名称就是每个参数的key,后续,在配置映射时,在#{}
中填入的也就是注解的名称,即各参数在Map中的Key。
在设计MyBatis中的抽象方法时,如果参数超过1个,则每个参数之前都必须添加@Param
注解,在映射的SQL语句中,#{}中填入也是注解中使用的名称!
# 3. 插入数据时获取数据自增长的id
在配置映射时,为<insert>
节点添加2个属性:useGeneratedKeys="true"
表示需要获取自动生成的键,通常就是数据表中的主键字段,即id字段,然后配置keyProperty="id"
,表示获取到的键的值(即自增长的id值)将要封装到那个属性中(即实体类的属性名):
<insert id="insert"
parameterType="cn.tedu.mybatis.entity.User"
useGeneratedKeys="true"
keyProperty="id">
insert into t_user(
username, password, age, phone, email
) values(
#{username},#{password},#{age},#{phone},#{email}
)
</insert>
经过以上配置后,当成功插入数据时,就会获取到该数据的自增长的id值,并且,会将值封装到参数对象中,即:调用Integer insert(User user)
方法时,假设使用user1
作为调用时的参数,当方法执行结果后,参数user1
中就已经包含了id值!
# 4. 关联表查询操作
问题描述
存在班级和学生数据,要求显示某个班级信息时,同时显示出该班级的所有学生。
准备工作
创建班级(1)表:
create table t_class(
id int auto_increment,
name varchar(20),
primary key(id)
) default charset=utf8;
创建学生(N)表:
create table t_student(
id int auto_increment,
name varchar(20),
class_id int,
primary key(id)
)default charset=utf8;
当数据表之间存在1对多关系时,在“多”的表中需要存储“1”的表的唯一表识,即存储“1”的表的id
为了保证后续的数据查询,还应该添加一部分的测试数据。
insert t_class (name) values('jsd1807'),('jsd1808'),('jsd1809');
insert into t_student(name,class_id) values
("Jack",1),
("Rose",1),
("Lilei",2),
("HanMM",2),
("Lucy",1),
("LiLi",3),
("Liming",1),
("Bob",3),
("Kitty",1),
("Tom",2);
基于以上数据表,如果要获取班级信息的同时,还获取该班级的所有学生的列表,则执行的SQL查询应该是:
select
c.id as class_id,
c.name as class_name,
s.id as student_id,
s.name as student_name
from t_class as c
inner join t_student as s
on c.id=s.class_id
where c.name="jsd1807";
基于每张数据表都应该有1个与之对应的实体类的原则,则在项目中应该有:
public class Clazz {
private Integer id;
private String name;
}
public class Student{
private Integer id;
private String name;
private Integer classId;
}
即使有了以上两个类,却都无法满足查询结果的需求,即:
??? getClassInfo(String className);
无法确定返回值类型!
针对这种情况,通常会在项目中创建VO类,即ValueObject类
public class ClazzVO{
private Integer classId;
private String className;
private List<Student> students;
}
通常,实体类与数据表是对应的,而VO类是与实际使用需求对应的!
当设计好了VO类,则查询的抽象方法是:
ClazzVO getClassInfo(String className);
可以发现,即使使用了VO类,查询的字段与ClazzVO
类中的属性名称等都无法直接对应,则,在映射文件中,需要使用到<resultMap>
!
配置映射文件:
<resultMap id="classMap" type="cn.tedu.mybatis.vo.ClazzVO">
<!-- id节点:专用于配置自增长字段的节点 -->
<!-- column:查询结果的列名/字段名 -->
<!-- property:返回结果类型中的属性名 -->
<id column="class_id" property="classId"/>
<!-- result节点:配置非主键的节点 -->
<result column="class_name" property="className"/>
<!-- collection节点:配置1对多关系的数据 -->
<!-- ofType:集合中的数据类型 -->
<collection property="students"
ofType="cn.tedu.mybatis.entity.Student">
<id column="student_id" property="id"/>
<result column="student_name" property="name"/>
</collection>
</resultMap>
<select id="getClassInfo" resultMap="classMap">
select
c.id as class_id,
c.name as class_name,
s.id as student_id,
s.name as student_name
from t_class as c
inner join t_student as s
on c.id=s.class_id
where c.name=#{className}
</select>
映射文件的变量关系图解:
执行结果为!
clazzVo:ClazzVO [
classId=2, className=jsd1808,
students=[
Studen [id=3, name=Lilei, classId=null],
Studen [id=4, name=HanMM, classId=null],
Studen [id=10, name=Tom, classId=null]
]
]
小结 如果某个查询设计多张表,存在关联查询,通常是没有匹配的实体类可以直接使用的,在这种情况下,就需要自定义VO类。
VO类与实体类的代码表现基本相似,只是定位不同,实体类是与数据表对应的,而VO类是为了满足编码需求,更方便的获取查询结果而存在的!
VO类的属性的设计原则完全取决于所需要执行的查询的结果。
产生了关联后,可以直接用VO类作为resultType
,但是,如果查询结果中存在数据之间的1对多等关系,则需要配置<resultMap>
# 5. 动态SQL
在MyBatis中配置映射时,允许使用例如<if>
此类的标签,使得每次执行的SQL语句可以产生动态调整,则称之为动态SQL。
目标:实现根据id修改用户信息,可修改的字段有:密码、年龄、手机号码、电子邮件、如果执行的参数中,某项数据为null,则不修改原有值,例如修改时,参数中没有年龄值,则不修改原有的年龄,其他字段也是相同的处理方式。
首先,在接口中声明抽象方法:
Integer changeInfo(
@Param("id")Integer id,
@Param("password")String password,
@Param("age")Integer age,
@Param("phone")String phone,
@Param("email")String email);
然后配置以上方法的映射:
<update id="changeInfo">
update
t_user
set
password = #{password},
<if test="age != null">
age = #{age},
</if>
<if test="phone != null">
phone = #{phone},
</if>
email = #{email}
where
id = #{id};
</update>
以上配置的执行效果会是:如果没有提供某个值,将会把对应的字段的值设置为null,而并非不修改原有值。
此类问题可以通过动态SQL的<if>
标签来解决:
执行以上代码时,如果提供了有效的age值(非null),则SQL语句为
update t_user set password=?,age=?,phone=?email=?where id=?
如果没有提供age值,则SQL语句为
update t_user set password=?,phone=?email=?where id=?
注意:在编写动态SQL时,参数直接写名字即可,例如test="age != null"中的age就是参数的名称,不需要使用#{}这类的语法!
目标:一次删除多条数据,这些数据的id是作为参数体现的,但是,是没有规律的。
在接口中声明抽象方法:
Integer deleteUserByIds(List<Integer> ids);
以上方法的设计,参数可以是List<Integer>
,也可以是Integer[]
。
然后,配置映射:
<!-- collection: 使用哪个集合,取值使用list或array -->
<!-- item:每次遍历到的元素名称 -->
<!-- separator:IN内部的各个值之间使用的分隔符 -->
<delete id="deleteUserByIds">
delete from
t_user
where id in(
<foreach collection="list" item="id"
separator=",">
#{id}
</foreach>
)
</delete>
注意:在<foreach>
中的collection属性,抽象方法只有1个参数时,取值为list和array(首字母不能大写),根据参数类型决定,当抽象方法的参数超过1个时,该属性的值为参数的名称(参数的注解中使用的名称)!
关于动态SQL,主要掌握<if>
和<foreach>
的使用!